红岩故事有哪些?

谈天龙谈天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狱中八条》

在新中国成立前夜,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渣滓洞、白公馆,一批革命者即将出狱。他们就新生的人民政权如何防止党在执政、执政党党员和干部出现各种问题向党组织提出建议,这些建议由已经出狱的白公馆战友罗广斌转交共产党组织,就是著名的《狱中八条》。今天这些建议仍然具有警示作用。

“带镣行”

在临刑前刘国定、毛晓初在渣滓洞楼下地坝中,教难友唱《国际歌》、《囚徒歌》等革命歌曲,鼓励大家经受住最后的考验。刽子手发现后,将二人分别关押,并严加防范。1949年11月27日深夜,当特务前来捕杀他们的时候,事先已商量好的刘国定、毛晓初二人坚决不肯解下脚镣,拖着沉重的脚镣,慷慨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刘国定、毛晓初拖着脚镣齐唱革命歌曲英勇就义的事迹,在白公馆、渣滓洞中不胫而走,令难友们深受鼓舞。

大雪中的绣红旗

江姐等同志知道自己离牺牲之期不远,想到新中国即将诞生,就决定在牢房里制作一面五星红旗,寄托自己对新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并委托难友作为出狱后送给新中国的礼物。江姐将仅有的一张毛边纸按照想象中红旗的样子画好图案,裁成五颗五角星,分发给胡碧琼、王琦、李淑君等人绣制五星,然后将这块红被面做成红旗。绣红旗这项意义重大的任务经过几个同志的集体努力,终于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完成了。

最后一次登黑坟

1949年11月14日,为缓解狱中高热病人多的紧张情势,渣滓洞的特务押送包括“疯子”罗广斌、“懒虫”陈然在内的50多名难友,到附近的黑牢坪做“劳动”。当50多名战友被特务押上黑坟时,个个义愤填膺,怒气冲天,有的大声呵斥特务,有的表示随时可以处死,反正死也不离开“有病的人”,有的“以头抢地”,恨不得冲上去和敌人同归于尽。最后在罗广斌等“疯子”、“懒虫”们与特务的多方争执,甚至“死谏”下,黑牢坪的“劳动”才宣告取消。

“林园”之乐

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白公馆的难友们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林园之乐”。刘清扬、赵琪、陈然等同住在楼上,楼下是敌中统特务看守室。晚饭后,敌人下楼散步去了,楼上的人就好好利用这短暂的“和平时光”。刘清扬、赵琪二人坐在窗前,陈然在房间里面为她们拉手风琴,“园丁”(刘清扬)和“小苗”(赵琪)两人就以窗为幕,以天为幕,高歌她俩最喜欢的苏联歌曲《海港之夜》和《货郎小调》。悠扬而动听的琴声歌声,透过窗户流向林园,又由林园飞向四野,给白公馆的深夜“沉寂”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