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是谁的故事?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从一个画家那里来的,这个画家的名字叫文同,他是非常著名的一个画家,其中,又以画竹子而闻名天下。文同住在洋州的时候,在自己家里修建了一个亭子,亭子的周围都种上了许多的竹子。每天闲暇的时候,文同便会来到这个亭子里面欣赏这些竹子,观察竹子在破土而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在夏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在冬天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的,风中的竹子是什么样子的,雨中的竹子又是什么样子的。
文同之所以要这么细心地观察竹子,是因为他想把竹子画得更加的栩栩如生一些,经过长久的观察之后,竹子的各种形态在文同的心中已经留下了非常清晰的印象,所以,文同在作画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有一次,文同的好朋友兼著名文人苏轼去看他,文同热情地招待了他,还把他带到自己种竹子的亭子里面去游玩。苏轼看到这亭子里长了这么多的竹子,就开玩笑地对文同说:你是不是打算要把这些竹子全部都搬到你的肚子里呢?文同回答说:我是把这些竹子都放在我的胸中了。后来,人们就根据文同的这句话,引申出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