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故事有哪些?
诗歌起源很早,远古时代人们在劳动、集会中为发泄激情、统一动作而产生“节奏性呼叫”,这就是最原始的“诗”。诗、乐、舞三位一体,后来才逐渐分离。
“诗”在中国文学的表现形式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自《诗经》、《楚辞》起到现当代的各种新 诗体出现,它从未中断过前进的历程。在中国文学史中,唐代堪称是诗的盛世。历代文学作品中,诗歌的数量、流派、风格之多,也是无与伦比的。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诗歌形式,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诗”不仅在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的地位,它在以其他语言文字为标志的文明国度中,历来也备受重视。几乎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有其灿烂的诗歌史,都有一些著名的诗家、诗派和脍炙人口的诗篇代代流传。在西方现代文化中,虽有人对“诗”提出过怀疑,甚至预言过它的“死亡”,但事实证明,作为人类的优秀文化所不可失去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诗歌,它不但不但“活着”,而且还会继续“活”下去。
从广义讲,“诗”是一种艺术。“诗”不仅包含通常意义上具有严格韵律和较为短小的语言艺术形式——“诗歌、诗篇”,它既可指叙事诗、抒情诗、史诗、颂歌、牧歌、圣歌、谣曲、协奏曲、哀歌、讽刺诗、戏剧,还可指“诗剧”、“无韵诗”等,甚至于,它还可指被赋予了“诗意”的各类雕塑、绘画、建筑、舞蹈、音乐、电影及广告与电视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