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励志故事书?
在人生的路途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失败,因此每个人都会有彷徨与迷惘的时刻,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自我的鼓舞和激励。励志型的书籍往往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其阅读过程是一个不断获得力量的过程,读者在其中能够获得对人生的思考,能获得自我的突破。对于这种书籍类型,推荐以下三本:
《你可以选择快乐》
我们总会听到有人讲人生苦短或者人生很苦,而我们要如何面对这充满缺陷与遗憾的人生呢?路斯韦伯告诉我们,快乐来自我们自己的选择,来自我们自己的心境,如果我们将快乐寄托于外在因素,我们就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因此我们在人生中,要时刻注意进行“内心革命”,要认识到任何的不幸,我们都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即使是我们未做任何错事,我们也应该学会心存感激,珍惜所获得之物。而对待他人,我们也要心存善意与宽容,因为很多麻烦的根源都是我们未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如果我们真心希望快乐,首先就要改变自己,改变心的模式,如此便能发现快乐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
《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摆脱烦恼的方法只有重视“跨越式竞争”而非“横向式竞争”,我们应当积极地与他人的过去乃至他人自身“断念”,而应当将目光和精力更多地投入于自身。同时这种心理学认为,我们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不是来自他人的认可,而是来自我们自己对未来人生目标的确立与自我挑战的不断实践。因此,我们不必在乎被别人怎样评价或讨厌,我们只需重视如何与自己和谐相处,如何追求自我认可的梦想。这种思想其实与庄子所讲的“无己、无功、无名”和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异曲同工,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将这种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也未尝不会像书中阿德勒心理学弟子那样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也未尝不会收获真正的人生价值。
《断·舍·离》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存储达人,即使我们未必真的需要如此之多的东西,也因为贪便宜、图日后可能用得上而不停购买。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不仅会严重拖累我们的生活,还会在心灵上拖累我们,在心灵上造成过重的负担。因此,作者倡导我们应当实行断·舍·离,即在日常生活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开对物品的执念,让我们的内心能够更加轻松、自由地行走于人间。同时,我们还可以引申,将这种行为准则应用于我们的人际交往与人生思考,不断“断·舍·离”掉拖累我们人生的东西,将重点放在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上。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内心得到解放,轻装前进,最终才能获得人生的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