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鬼故事的人有哪几个?
《聊斋》全本中有6处提到“予”,其余172篇中分别用“异史氏”和“赞”作自况。从《聊斋自志》可知,“异史氏”是蒲松龄自况的自称,“赞”是“异史氏”的评议。郭沫若先生有诗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表达了对蒲松龄高超文学功底的赞叹和对其文学作品针砭时弊特点的肯定。
作者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落拓科场,仅以塾师终生。因此,他“喜人谈鬼”,常“集村人饮酒”,“专以搜奇博异之谈,诱诘里中老黠”,“闻则录之,久而得数十卷焉”。同时,由于他生活清贫,有足够的时间去搜集整理“精魅”的故事。蒲松龄是位很有正义感和爱憎情感的人,因此,他笔下的鬼魅精灵,绝不再是那些单纯为了吓唬小孩的可怖的妖魔鬼怪,而是被赋予了道德感情色彩以及人性、人情的非现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