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有几个徐英?
2015年1月,韩国光州,一名47岁的男子深夜在宿舍猝死。3天后,他的遗体才被发现。 死者姓徐,祖籍中国江苏,生前是韩中友好协会的会长,在韩国籍为F5(最高等级)。
他的家人说,去世前他刚结束为期6天的访华行程,回到首尔。 据当地媒体报道,在赴华的5天时间里,徐先生和友人一起游览了哈尔滨、沈阳等地,并参观了原子弹爆炸遗址。 徐先生的子女说,父亲在世时经常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十分感兴趣,还曾经参加过韩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
2014年底,他又应好友邀请再次访问中国,并预定好了年后(2015年)再回国的机票。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竟是他的最后一次旅行。 年迈的父母一直希望有个机会到中国看看儿子生活的国度是什么样子,但这个愿望直到逝者已逝也无法实现。 “如果爸爸当年不突然离世的话,他肯定会非常高兴地带着我们一家再去中国的,因为他非常喜欢中国,” 徐女士悲痛地说,“现在只能由我和哥哥代表父母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愿望。”
今年十月,徐太太和丈夫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终于来到北京,并在天津滨海机场附近的韩泰航空基地,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为了支持妻子的新事业,身为海归的徐先生甚至放弃了自己在英国的工作,陪同她一同前往。 虽然韩语流利且学历较高的他们能找到像样的工作并不困难,但想要完全融入这个以母语为韩语的社会环境却并非易事。
尤其是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因为很多学校的入学要求留学生必须持有韩国国籍或以韩国人为父母其中一方。 但让这对夫妻感到欣喜的是,他们在找到新工作后不久,就拿到了永久居住权。 这意味着以后无论到哪里,他们都能把家安在这里了。 而对于自己的国籍,徐先生说,“只要我的国家需要我,我会随时回去。”
在韩国,“徐英”算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姓名,全韩国大约有2200人叫“徐英”。由于韩国是实名制,所以这些人除了军人身份证号之外,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的。如果你上网搜索“徐英”这个名字,各种信息、照片、犯罪前科甚至性犯罪记录都可以搜索到,基本上能查到徐英们的祖宗八代。
可是,在我们通常的意识里,姓名是一个人最独特的识别符号,世界上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同的姓名。但在中国,目前有144个叫周雨晴,137个叫张佳敏,133个叫陈思佚,甚至有一个叫“赵C”的人。在中国,除了满族等少数民族之外,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200多个姓氏中,其中李、王、张、刘、陈等10个姓氏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42%以上!而在韩国,尽管有2500多个姓氏,但集中在韩国人最常用的200个到300个姓氏中。
由于中韩两国在性别结构上差不多,也就是说女性的单字名字更多,所以,韩国女性中重名率超过40%!如果加上姓氏,大约有7%的人至少有另外一个同名者,也就是说,每100个韩国人中,就有一个叫张三。更尴尬的是,韩国的夫妻几乎有一半以上是同姓氏,所以一半以上的韩国女性,结婚后不得不“从夫姓”。
由于重名率太高,韩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实名制”,就是说,所有证件上除了留下名字之外,还要注明出生日期,以达到最大限度区别和识别不同人的目的。
如果实在碰到了两个甚至三个相同的姓名,而且出生日期还很接近怎么办?韩国的解决办法是,在实名后面加“英、英二、英三”,比如两个1975年7月2日出生的徐英,一个叫“徐英”,一个叫“徐英二”。实际上,“英二”并不是真名,而是用在书面和生活办公中的一个“代名”。
但是,如果真的有几个不同人的姓名、出生日期都完全相同怎么办?那就没办法了,只好都叫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