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结局说的是什么?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的经典例子,指的是一种囚犯之间的困境选择。博弈论是研究“局中人”理性决策并相互影响下的策略选择问题,在经济学中,尤其在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局中人”之间的决策相互依赖,在一个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的策略选择及其后果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要想做出最优的选择,往往难以实现。
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闯入办公室行窃,因为没有完全掌握办公室的状况而被警察发现,两人均被警察抓住。警察将两人分开审讯,对两人都说:“如果一个承认偷窃,另一个不承认偷窃,则不承认的将关10年监狱,而承认的释放,作为见义勇为嘉奖;如果两人都承认,则两人都关5年;如果两人都不承认,则因证据不足两人都关1年,如果办公室内的物品被找到就各关2年。”两人同时陷入既想证实同伙偷窃以减少自己的惩罚,又想抵赖以免受处罚的两难境地中,这个故事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
在该困境中,两人都选择承认是最好的策略。尽管两人都不承认,每人各判1年是“最好的”结果,但不能选择两人都不承认是因为如果对方不承认,自己承认就会释放,如果对方承认,自己也必须承认,可以少受惩罚;因为两个人的控制权不在自己手中,两个囚犯的选择是独立的,因此,两人都承认是唯一的选择,这就是“纳什均衡”。在囚徒困境中,个人理性导致了集体非理性,就是说个人的自利行为导致了集体的次优状态,即没有使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