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五行属什么?

广顺广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徒,以两足行。”(《说文解字》) “从反厂(hǎn)声。古文从土。”(《说文解字·部》) 这里所说的“古文从土”,是指小篆的“徒”字是由“土”和“反厂”两部分构成的会意字,而“厂”就是《说文解字·厂部》所说:“山崖也。象形。”所以“徒”的原初构形当是表示人在山中行走的样子,引申为步行的人、徒弟等义项。

关于这个会意的“土”字的含义,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士部》中解释说: 士者事也,谓一之事二与四,二与四之事一也。……此士之本义。 事者,《尔雅·释言》曰:“事,治也”,《诗·大雅·皇矣序》笺云:‘事犹治也’;《孟子·滕文公上》注云:‘事谓职事’;《周礼·天官·冢宰》注云:‘事,职事也’。凡治其职,共其事,皆谓之事。 由此可知,许慎所谓“以两足行”中的“土”本义即为做事之人,后来才引申出平民百姓之意。又因为当时的社会阶级森严,普通人是没有资格拥有武器的,所以在军事上的身份只是步兵而已。因此由平民军队引申而来便是弟子、徒弟、门徒之意了。至于“徒步”一词则是由“徒卒”引申而来的,据记载春秋时期一个普通士兵的价值大概相当于一百亩土地,可见普通平民也是不便宜的。

“徒”是一个象形的会意字,其原初构形应当是在人背上加上两个脚丫子来指代人的行走行为。但根据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来看,这种表意并不明晰的字已经不再适合作为构词基础了,于是人们在字形上加上了“士”旁,变成“徒”。但在现代汉字系统中,“徒”仍然保留着其原初的形象意义——“双脚”。 比如我们看这些词语:

徒然 tu run (1925年-今用)(形声。从辵,士声。本义:白白地;空自) 徒子徒孙 tú zǐ tú sūn 【解释】徒弟和孙子。泛指继承某种学问或技能的人。 (20世纪30年代至今) 徒众 tú zhòng ①弟子;门徒:僧侣|教徒。②民众:党徒。 (民国元年-公元1949年) 徒涉 tú shè  [be forced to cross a river] 大步趟水过河 履霜坚冰至,贼臣若变作,厉马登高堤。 (先秦——明末 ) 参考资料:

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内容和知识,但是很多内容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或者没有时间去理解。 题主所说的“土行”在《素问·五常政大论》里就有记载了——“天在上为阳;地在下面,阴气居上。故天上五阳之气运行于地之下五阴之中而生化,谓之阴阳升降,天地之义也,此所以生万物也,木性升而火性降....金生水、水克火、土生金等等。” 如果说以上文字还不能让题主明白“五行相生相克”是怎么回事的话我只能说抱歉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