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属于五行属什么?
《五行》在《中庸》、《孟子》的引文中,与“五德”并用;而在《易传》的其他地方则是单称“五行”。这大概是《易传》成书先后不一的缘故,但“行”读为“德”则无疑。 这种关系表明了《易传》对《尚书·洪范》的解释及其五行说的由来——孔子及儒家思想家接受和解释五行说的情况。 在《尚书·洪范》中,五行是作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存在来说明的;而这里说的“五福”“六极”又是从善到恶的种种社会政治状况和人生境遇来阐发的。
关于这两种解说之间的关系,汉儒有不同的看法。 汉代流行的《春秋公羊传》解《洪范》说: “五行者,五行之气也,所以宣万物而育群生也(何休注:“气,犹顺动之化也。”)。今《洪范》谓之行,言有行事也。凡事有五事,五事皆备然后能动,故凡动必以五。”(《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这是说,五行就是五种物质性的事物的运动与变化的表现形式或现象特征;《尚书·洪范》中的“五行”是对五种事物的行动的称呼;五行说来源于《尚书·洪范》的五事。 五行的含义由此由五种物质存在方式变为五种运动变化的特性,并进一步被抽象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五种物质运动变化的形式。这种对五行说来源的解释,使五行说成为人们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发展规律的基本框架之一。
西汉末年,刘歆在著录《左氏传》时提出的“左氏五始”之说,把五行作为五始之一的“王道废”的象征。他说: “是以左氏设五始之言,而《春秋》之文不灭;荀卿作五行说,而《易大传》终亦不离。” 东汉末的大儒郑玄认为五行是《易》所说的“天五”和“地六”之和。他说: “阴阳之用相须而成,故曰天地之道。然阴虽处尊而不主施,阳虽处卑而不主受;施受相归,莫不五故也。此天地自然之数也。……故‘《易》之为书,五六相得而象成’。是故六之数穷则为坤道,五之数穷则为坎。此其义一也。”
他的学生贾逵也说: “天地之数各五十,合而为百,别而为九。九以变合而成五。”又说:“天有十星,人受其数。天之五星上应五帝,地之五行下镇五岳。人之五行应五事:貌之不臧,则应见怪;言之不当,则应闻谤;志之不立,则应见欺;色之不固,则应见轻;行之不习,则应见毁;此五恶,皆失五行者也。”
这些说法显然是沿袭了《左传》昭公七年说箕子的“天道”即五行的观点,以及《公羊传》解《洪范》所说五行是“气”的说法。他们又据《易传》以“天一”和“地六”相合而成的“天地数”为五行,又把五行看作是天道的象征,这就把《易传》和《尚书·洪范》联系在一起,并把他们的学说联结了起来。 从《易传》中“天一”和“地六”的结合形成“天地之数”来看,它们本来是指天的阳刚之气与地的阴柔之气的结合而言的,而这里的“天数五”和“地数五”也是指天的阳气和地的阴气按照5:10的关系组合起来的总和。
至于为什么把二者相加而得到十一,又为什么把这作为五行,恐怕只是古人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观念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