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制化关系?
五行的生克制化是阴阳学说在五行属中的具体应用,也是中医学用于解释生命运动和病理变化的基本理论之一。 中医所说的“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从自然现象中归纳出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属性分别是:木——生发、条达;火——温热;土——长养,金——肃杀,水——滋润。这看似简单的五类元素不仅象征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的五种基本形态,而且蕴涵着生化收藏的循环变化规律。于是五行与四时(春、夏、秋、冬)、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官(目、舌、口、鼻、耳)乃至五色(青、红、黄、白、黑)等都有了对应的关系。而“五志”(怒、喜、思、忧、恐)、“七情”(喜怒悲忧恐惧)也由此产生,甚至“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呼笑歌哭哀)也有了自己的归属。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者也;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这就是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共同维持着自然的平衡与稳定。这种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当然也会映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身体同样也需要保持这种阴阳的平衡。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了,身体就出现问题了。
五行学说的建立正是来自于我们对大自然这一普遍规律的认识并加以抽象概括得出的结果。因此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并进而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就成了可能。 “天人相应”是我们运用五行学说的基础。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阴阳二气,都有着五行属性,这些属性和大自然一样也是有升降浮沉变化的。所以了解自我,顺应五行生克的变化规律,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