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属于五行属什么?
1、《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内容庞杂的哲学著作,约成书于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作者不详。它本是一部占筮用书,后来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全书包括《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传》、《系辞下传》、《说卦传》、《序卦传》、《八卦传》、《杂卦传》十章,共三十八章,二万余言。孔子曾说过他读过的书“韦编三绝”的话,可见这部书在古代影响之大。
2、《易传》十篇,又称《十翼》,是孔子对《周易》所作的解释和阐述(解释和补充) 。其中包含大量的哲学思想。这些解释和阐述,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撰。但《系辞传》中的不少话却是带有哲理性的格言,如:“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故“、‘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以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等等,显然并不是那个时代所能具备的思想水平。所以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秦汉时期的哲学家所作。
3、《易传·系辞上》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易》,非卜筮无所用矣!"孔子在讲述此段时还有一段小注解:“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乎?"《周易》的作用在于“开物成务”,这是儒家的基本主张。所谓“开物"就是了解万事万物;“成务”就是要懂得如何处理事务。
4、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周易》的主要作用还是在于指导人们去处理日常事务。因此我们可以说,《周易》的基本属性是实用型。正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用于占卜,所以才又产生了《易传》这样的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理论体系,从而使它成为一部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著作。
5、至于《系辞传》中所说的那些关于事物变化的规律性观点以及太极、两仪等说法,应该是《易传》的作者们结合当时社会状况提出的新的认识。他们利用《周易》中的一些符号来进行抽象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应该说这些观点都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它们为后来的儒家学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如果仅从这些观点入手来研究《周易》的话,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6、从以上分析来看,所谓的 “五行为属金木水火土”的说法实在是子虚乌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