偪五行属什么?
逼(bī),多音字。读作bī 时,指挤压;压迫;强令前往;强迫、迫使等义;也可以做动词,有逼迫的意思;用作名词时表示压力、困难;逼作状语时有靠近,接近的意思。此字又念biè,本作「偪」,是「逼」的异体字,也常作「逼仄」「逼狭」之「逼」解。
逼字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之中,字形由两个“匕”构成,表示两人面对面相对峙的样子。小篆中这两个“匕”变为了两条平行线,在隶书和楷书中的两条平行线逐渐上下伸展,成为现在的“巴”字形。
《说文》:“逼,迫也。从矢,俾声。”《玉篇·部》:“逼,近也。从人,俾声。一曰迫也。” 《广韵·必入韵》:“逼,迫害也。” 《集韵·入质切》:“偪,迫也。”
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偪与逼同。《楚辞》‘吾将低回乎山岐’,章炳麟谓宜改为逼。今本皆作偪,非是。”可见在古汉语中,逼和偪可以通用。
《康熙字典》引《正字通》:“《正字通》俗逼字。”而据现代汉语词典,其释义为:1.强迫;迫使2.紧迫;危险3.贴近;逼近4.逼迫;紧逼5.压得透不出气的[be tight for breathing]6.姓。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逼”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最初写作“偪”,因为其繁体字“逼”与简体字的“逼”读音相同,含义相近,因此可以通用,但在某些场合下用繁体字更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