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怎么分的?
我们常说的「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在哲学认知上的分类法。这种对自然界的区分方法,在战国时代就有了,《管子》中有这样的记载: 「五行者,乃天地之历始也,万物之所生成者也……故五行一阴阳而阴阳二,二五行而五行二,其于天次之二至六气,与地之五方、四时之运,皆合焉」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古人认为世界是由 金、木、水、火、土 五种物质构成;这五种物质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产生变化,形成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 在古人的思想中,这五行的概念不仅用来解释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还运用到对人的认知之中,甚至影响到了古代的医学理论体系,所以今天依然有很多传统文化研究者认为,古代人所说的五行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认知范畴的概念,而是和现代医学一样是一个科学体系。
不过现代的物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古人所提出的「五行说」并不科学。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自然界并没有所谓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存在,它们只是古人为了便于理解自然界的变化而对物质世界进行的抽象划分而已——就像今天的科学家会把原子划分为质子和中子一样。 所以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其实是古人用什么样的逻辑来划分了自然界的元素,又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古人是如何提出「五行说」这个概念上来了。前面说了,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已经有了用「行」(xíng)来代表五行为一类事物的习惯。比如我们熟知的《尚书·洪范》开篇就是一篇关于五行说的文章,其中写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的五行就被当成了五种事物来使用,也就是今天我们经常听到的金木水火土。
有意思的是,在西周之后的几百年间,五行作为五个单独的事物出现的频率明显变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用法:将五行当做形容词去描述别的名词,这就造成了我们通常看到的情况:某某属什么五行什么的。 例如上文提到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把「皇」「帝」两个字的含义结合在了一起,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叫「始皇」。后人为了表示尊崇,一般也把皇帝称为「陛下」或「天子」。
同样,司马迁在给秦始皇评价的时候也用了一套类似的说法,他在给秦始皇写本纪时称始皇为「水德王」,在他写的《史记索隐》中也解释了其中的原因:秦自颛顼以来即受水德,到秦始皇时才「正以为土德」,所以他称秦始皇为「水德王」。
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把五行当成独立的事物来看待了,五行开始变成了可以形容其它事物的一个形容词或者类属词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之前那种用「一阴一阳之谓道」来解释万事万物的思路难以驾驭越来越多的自然现象,他们只能不断地将自然界中新的发现归入先前的框架中去,这也正是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