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字在五行属什么?
伊,读作yī(一)、yǐ(以)。 从人从衣。 表示“人”穿着“衣”的样子;也比喻依附,如“云依伊兮未得托”,“伊川清浊流”等;还用于词篇标题中,有“如斯”之意,如“伊人何在”、“伊谁之思”“悠悠伊洛情”……等等。 在汉字文化圈里,许多国家都在使用这个汉语字作为自己的国字之一,包括韩国的여和朝鲜的이,台湾省的伊,日本人的いとう。 这些国家的文字里大多都保存了《说文解字》对“伊”字的解释:“伊,彼也。从人从弋。” 其中“弋”(yì)的意思是“带丝绳的箭”。根据甲骨文的字形来看,“伊”的原义是“被射中的目标”或者“射中了目标的箭”。 根据《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言:“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由此可知,古时“伊”的意思是指某人,并且这个人在作者眼里是一个美好的人物形象。后来这种用法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敬称——一般多指女性,如“伊尹”、“李清照”......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伊和伊河并没有关系! 现在大家所熟知的伊河就是河南省境内的一个河流名称,该河发源于河南省巩义市,所以巩义当地人称此地为伊川,简称“巩县”为“巩池”。
其实古人所说的伊并不是特指河南境内这条河,而是泛指北方很多这样的小河、山沟、水泊……等等。因此可以推测古代把伊当做地名的时候很有可能只是取其意而已,而并没有实际上的指向性。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怎么解释“伊”字的: “伊,彼也。从口从弋。” 上文说过,“伊”原义是一根带了丝绳的箭,后引申指靶子或目标。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里的“尔”就是指代某物的一个类属,而不是具体某个特定的对象。 比如现代汉语里的我、你、他/她、我们、你们以及它们分别组成的各种结构都是表示一种抽象的概念,并不特指某一个具体的个体。虽然也有时候会用来当作称谓语来称呼一个人,但那只是因为习惯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