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五行偏枯?
五行,在中医中是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五个基本要素。《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五者,五脏之所生也;形者,形体之所立也”。五脏在中医学中,一般认为是指心、肺、脾、肝、肾五个器官。 五行和五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表示,即:“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肺主气,肾纳气”。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依赖于阴阳五行的平衡。当这种平衡被破坏后,疾病就会发生。而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又常常会出现阴阳五行的偏衰或偏盛,即所谓“百病生于气”“病由气滞而血瘀(痰凝)”以及“治病必求于本”等理论。因而研究病理上五行偏枯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1.木盛脾虚 由于木性可升发,具有条达舒畅的特性。如果一个人的脾胃虚弱,常食少饭,全身乏力,容易疲劳,精神不振,头痛目眩,肢体麻木,四肢倦怠,尿少便溏等症状,中医认为是由于肝气太旺,横克脾胃,使脾胃虚弱所致。其病理属性为木盛脾虚,我们可以通过健脾益气的方法进行治疗。
2.土壅木郁 所谓“土壅木郁”,是指由于脾虚不运,痰湿内生,阻滞气机,致使肝失疏泄所出现的病症。临床症状有腹胀、便溏、食欲减退、嗳气、口苦口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肛门灼热感、头胀胸闷、妇女痛经、月经不调以及乳房胀痛等症。治疗宜疏肝理气,健脾燥湿。
3.金盛火衰 金为西方所属之脏,火为南方所属之脏。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劳劳损其脾胃,致生化之源不足,渐致五脏俱虚。尤其是肺金阴虚,不能生水,心火独亢,形成心肺阴虚内热的证候。临床可见咳嗽咯吐腥臭痰液、低热不退、盗汗、失眠、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大便秘结、小溲黄赤等情况。治宜滋阴降火。
4.水泛土冲 水为阴中之阳,属寒;土为阳中之阴,居中。二者关系是“土爰稼穑,水润下”。如果水泛土冲太过,临床上就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倦无力、头晕心悸、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夜间啼哭、体温不高或是低热不退、皮肤发斑发疹、面浮肢肿、小便量少、大便稀烂、舌质淡白且有齿痕等现象。治疗应标本兼治,清热利湿,温化寒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