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五行属什么?
“卍”字在古印度语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中一般写作“卐”或“卍”,意指佛道吉祥如意的集结处;而在我国古代,则多写作“卍”或“卐”,到了明代以后才普遍使用“卍”这个字形。 “卍”和“卐”两个字形体相近,但含义与来源却有所不同——两者均为古代宗教信仰的图腾符号。 据现代科学考证,“卍(卐)”最初来源于一个古老的宗教信仰—古印度教。早在公元1世纪佛教兴起之前,它在古印度的本土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广泛传播到周围国家,对古代西亚、中亚乃至东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古代的印欧语系民族中,往往用旋转的螺旋形图案来表示“无限”或者“永恒”的概念,这种图案最开始出现在波斯语族各民族中。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实物例子是一个约公元前5000年的伊朗陶器,上面就刻有旋转着的“卍”字图形。
在古代印度,类似“卍”的字符也经常被使用。《摩诃婆罗多》一书中就描述了战争中的旗帜上具有这样的标记,而著名的巴利文佛经《法句经》中也提到“像须弥山一样不可磨灭的‘卍’记号”。这些文本中记载的“卍”字,其形式都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卍”近似。 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传入中国,“卍”字也跟随佛教一起传入了中国。不过,因为汉字中没有表示这个意思的符号,所以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示部》中将“卍”解释为“祥,福也;从示,万声”。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也提到了“卍”字的来源,认为它是“西方妙相也”。这种观点被后世大多数中国学家所认同。“卍”最早是作为佛法的象征而被引入中国的。 至于“卐”字,则是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一个符号。杨伯峻先生认为它“当是由梵文‘svastika'(स्वास्तिक)音译而来……意为吉祥之符号”。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印度文化在中国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很多汉语词汇中都带有了“卐”的色彩,例如佛教经典所用的译名“阿那含”,就被称作“卐纳含”。但此时“卐”还只作为一个无义的符号而存在。直到近代日语将“おめでとう!”(恭喜恭喜)翻译为“わしあなて”的时候,由于“わし”与“卍”读音相同,日本人也把“卍”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表示“祝贺”。这种用法又被引入中文之中,使“卍”字开始表示“吉庆”,并一直沿用至今。 而“卐”字至今仍然表示着“吉祥”的意思,并被写入汉字书写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