漝五行属什么?

舒妤谢舒妤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汐”字在《康熙字典》里的解释是: 水多,从水音“西”; 晚上潮水上涨,从夕。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 海水涨落引起的潮汐现象。 海上夜涨的潮水。 这个字在《说文》里解释为“汐,海水之朝集也。”意思是说早晨海水上涨,夜晚回落。所以“汐”字结构的左边为日,右边为夕。

不过许慎的解释与现在大家的用法有出入。现在的词典都解释“汐”为第二声,而在古代读音中这个字的声调是第三声(见《古今音辨》)。 古人造字非常讲究,一个字的偏旁并不一定表示它的发音。如“高”字,上面是“高”,下面是“戈”,合起来表示“高”有保卫、攻击的意思;“章”字,上面是“音”,以下是“早”,意思是声音发出得太早;“侯”字,下面是一只手拿着一只鸡,意思是像候鸟一样等待着太阳升起,所以有“等候”“诸侯”等词语。而“汐”的右边“夕”并非表音,而是象形。这个字本义应该与夜间有关。

那么既然古书上都解释了“汐”字,为什么现在的字典却只字不提呢?这是因为古代的读音和今音不同,用现在的读音来读古时词语的发音是很错误的。比如“载”字,古代读音为入声去声,现在第一声。再比如这“汐”字,在古代读作xi2,现在是xi1。如果按现代读音理解古人的词汇,那就会错得离谱。 至于“汐”字,可能古代有“夕”“夕”等读音,但现在统一读xi1了。

田昊宏田昊宏优质答主

这个是“汐”字吧,是水。 《说文解字·水部》解释为“从水,夕声”。 形旁和声旁的定义都是现代的语文学科的说法。在古汉语里是没有这样的说法的。古人造字的时候对字形、读音都没有做刻意的区分。

现在人们普遍把“氵”叫作形旁,把“夕”称作声旁的做法也是近代才开始普及的。 “汐”字的繁体字书写就是由两个偏旁组成的——“夕(音xi)”“氵(音sī)” 这两个字在古代的字典中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 上图中左边那个“氵”是“泗”;右边是“夕”——“夕”在古代的字典中一般排在“言”字之后。 现在我们读起来“sì xi”但是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xī sī” 在一些古书里面,比如《战国策》里也经常见到这个字,读法也是xī sī 这个字在古代还曾经写作过另一个字形——“汐”或作“沚”,不过这个词的现代字还是“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