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五行代表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阴阳、五行的属性是什么。 先回答问题,简言之,《易经》的阴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状态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形式,它具有时间性;而五行则是阴阳在自然界中的五种运动方式或状态——木火土金水,每项都有阴阳,所以是十种运动方式。 它们都不是自然界的元素,也不是自然界的具体存在形式(比如,空气不是水)。
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都在阴阳转变的过程中,阴阳总是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的。我们常说“阴阳平衡”,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出现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趋势,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物极必反,阴阳平衡。” 所以《内经》上讲的阴阳是极其精准的,它是相对于某个具体事物的,而不是抽象的某一类事物。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讲,就是某件事物内部阴阳两个方面的能量达到了一种均衡的状态。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种动态的平衡很容易让外行人误以为阴阳就是一种平衡,而忽略了两者的区别。所以中医经常被人指责为“阴阳双补”“阴阳不分”等等。实际上,中医讲求的是阴阳的相对平衡,当体内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者偏衰,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古人说:“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善补阴者,阳中求阴。”
阴阳的动态平衡不是僵化的均衡,而是遵循一定规则的,它的失衡一定有其原因。只有寻找和消除这些原因,才能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这就是“因病施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道理所在,也就是《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所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至于五行,是我个人对阴阳在自然界中的五种运动方式的总结。金木水火土,每一个行都用阴阳表示,每个行都有阴有阳,因此一共是十个,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十方”。古人把世界分为天地人三才,于是就有了“上下前后左右”加中的“十个方向”的概念,这个概念非常精准地代表了万事万物的运动形态。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说,就是这十个方向有着绝对的相互作用力和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