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有几层意思?
“五行”,是古代汉族先民创造的一种用来表示物质结构的原始模型。它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所组成,用现代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就是五大基本物质资料——金属、木材、水、火焰和土壤。 在古人的观念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材料组成的,这五种材料相互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与对应关系。 这种思想后来被引入中医理论之中,成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源之一,并影响到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中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中间为人,阴阳之体也……左右为阴阳之道,前为阴后为阳……”。 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划分到阴阳两大类之中来,并按“阴阳相生”的原理推演一切生命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同时,古人还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相应的五行属性。如人体有五脏(心、肝、脾、肺、肾),五窍(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肛门),五肢(十指、脚趾)。同样,季节有五季(春,夏,秋,冬,长夏),颜色有五彩(青、赤、黄、白、黑)。这些客观存在的五行属性给中医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人所说的五行属性并不是指现代科学中所讲的化学性质或物理特性之类的属性和分类,而是一种宏观的、整体功能的属性。所以中医所说的“肝胆相照”其实是指肝脏和胆囊的功能相关联而已,并非是现在的解剖学上的肝脏和胆囊是一个完整的器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