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五行是什么?
《黄帝内经》中记述的五种身体颜色的变化,“天温日明,天气热燥,地湿雨濡,则肤腠开疏,故夜寝早起,皮肤缓纵;” 颜色有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臭(腥臊焦香腐)和五音(角徵羽宫商)之分,这些分法在古代养生文献里很重要。
五色里的“色”就是现在的色素的意思。 人的肤色有红黄白黑青绿,古人认为与五脏之气有关,红色主心,黄色主脾,白色主肺,黑色主肾,青色主肝,绿色主胆。
所以如果颜色变化反映脏腑功能状态,那么肤色就与五脏有关系了,而其中又有阴阳虚实之分。 “阴盛阳微”是现代词汇,用来描述人体状态的一个概念,在古书中对应着“阳虚”“虚寒”。用这种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词汇来解释古代中医理论是比较困难的,其实古时所说的“阳虚”“阴虚”与现在所指的概念不是一回事。
要理解“气虚”这一概念比较困难,因为它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包括“肺司呼吸”“肾主气”,还包括“脾气散精,肝气疏泄”等功能。如果单指上述功能,用词就不统一了,如“肺气郁滞”“肾气亏虚”“脾气虚”“肝气郁结”等等,这些术语都描述了同一类病症,也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功能性状态”,即很多疾病的诊断中常常提到的“综合征”。所以用“阴盛阳微”“气虚”等概念来描述肤色偏黑的人是很困难的,因为可能属于正常的情况,不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