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行”,是中医学用语。五行的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对物质形态的认识。 《礼记·月令》说:“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季春之月,桃李华,丙丁蒸腾。”这里将自然界中的物象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起来看,以物候变化说明气候变化,为“天人相应”观念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五行”:“木,春生之气;火,夏气之应;金,秋气之应;水,冬气之应;土,四季之气。”这是以四时(季节)配属五行(元素)的理论。以后这种理论被推广到医学领域,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涵之一。
《黄帝内经》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并引用《管子》的话来说明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故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料高下以立位置,遂光明而成五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内经》中所指的五行,实际上是构成万物的五大元素或五种基本物质。其中木、火、土、金、水是五种最基本元素或物质,木性温暖,火性热,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木克土。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用五行学说理解人体的生命过程及疾病现象,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在中间,只有保持阴阳的平衡才能健康。如果阴偏盛(阳虚)或者阳偏盛(阴虚),人体就不平衡了,也就有了生病的可能。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分:阳气盛的人身体健壮,精力旺盛;阴气盛的人,身体虚弱,精力差。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凡人秉气,皆有所偏”“阴气盛者,其气沉而迟,阳气盛者,其气浮而速。”“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人的性格是可以影响疾病的。《黄帝内经》指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谨察虚实,控制经络,凡此十五邪者,皆可伏而取之。”也就是说,掌握疾病发生的机理,了解各种情志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或治疗了。如《黄帝内经》所述:悲可以胜恐,忧可以胜怒,喜可以胜悲,恐可以胜喜,怒可以胜忧,思可以胜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