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五行属什么意思?

廉柏纤廉柏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除了大家熟悉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外,还有“五方”、“五气”和“五星”等,它们都隶属于五行范畴。 所谓“五方”,即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而“五气”中的“气”指的是风、热、湿、燥、寒五种气候;“五星”是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颗行星。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世界是由大地、大气层和高远天空组成的,中间有一道巨大的分界线,把天地分开,这条线就是“地平线”——古人把地球视为一个平面。在这个平面上,东西南北中各有自己的方位,东南西北中各有自己的气象特征,金木水火土各有自己的运行轨迹——“五星奔月”说的就是这种轨迹。

我们现在仍能用“五行”来描述这个世界。比如形容一个人性格的时候会说:“此人五行缺木,个性比较内向。”自然界的气候也是有“五行”的,今年天气异常,“燥”得很,就是一个例子。至于“金木水火土”,则分别对应着金属、植物、水和火这样的客观存在。可见,我们的祖先用这四个字构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符号系统之一——可能这个最大包含了所有的物体和精神现象。

不过,这个看似很完美的体系出现了漏洞。这个漏洞就跟“天人感应”一样,被后世用来虚构各种历史。 “五行”有两个特点:

一是相生相克,二是此消彼长。按照这一原理,当一种元素过多或过少时,就会通过生克作用,从其他元素中得到补充或消耗。我们可以说“金水相涵”(金生水)、“水木清华”(水生木)等等,这是五行学说中最和谐的情况;也可以说“火盛金熄”(火克金)、“土生金”(土助金)。

然而,在自然情况下并不存在绝对平衡的道理,某种元素多了就要消耗,少了就要补充。问题在于,如果“此消彼长”不能达到平衡呢?这时,五行学说的漏洞就显现出来了。

古人在观察到某些生物或自然界出现衰减时,常会赋予它以“五行”属性。当它属土时,就会“土旺得木,水多土荡”,最后土没了;此时,“土”其实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性质。同样,人体也一样,当“火”太旺盛时,会通过食物等途径补充“土”,因为“火生土”,但“土”是不能长期存在的,它会通过“金生水”转化成另一种形态。

所以,我们在分析一些很难理解的谜案时,往往会借助阴阳五行力量。其实,这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虽然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却有可能引导出正确的方向。

晏昊霆晏昊霆优质答主

甲乙木,也就是春季时候萌芽抽条的柳树,春季,是一年四季少雨干旱,风沙极大的季节,雨水还没有上来,风沙非常大,所以说,甲乙木,就是典型的缺水的植物。又因为甲乙木正处于春季,也是刚开始抽条发芽的阶段,生数非常小,容易折断,也容易干死,所以五行属性是:少阳木,缺水木。少阳木,就是生数小的木。甲木为桑,也就是刺槐,甲木的刺槐,是有根之木,虽然也是春季,缺少雨水,但根系还是可以往地下深处吸取水分,所以甲木的属性为偏木,缺水木,而且甲木有根,根基厚实,不会像柳树那样被大风轻易折断。

乙木为杨柳,也就是春天发芽抽条很早的柳树。由于没有根系,都是在春季抽条发芽,所以最缺水,而且易被大风折断。所以乙木的五行属性为:浮木(因为没有根),少阳木,缺水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