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属于五行哪一行?
现代的中医理论已经不强调阴阳五行的属性了,但是很多人仍然会习惯性的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中医问题。比如很多中医文献中会把“肝”定性为“阳中之阴”或“阴中之阳”;也会把“脾”定性为“土”。其实这都是古代阴阳五行体系下的观念了。 《黄帝内经》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讲的养生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同时饮食作息要有节制,不然就会伤阴气(血)阳气(卫气),人就会生病衰老。
如果拿这个来指导日常生活的话,那是最靠谱的了。 但是有些人就把这种理论用来指导医疗实践,那就有点问题了。因为医学的问题是很具体的,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因病机,用阴阳五行来泛泛的解释一切就有点勉强了。 当然用阴阳五行来概括部分疾病的机理还是有道理的,比如《内经》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故身与心俱治,而百病不生。”“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理气,……善补阴者,阴中求阳,善补阳者,阳中求阴。”这就涉及到中医另一个理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
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身体是一个小天地,应随时令节气而变化,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古人是极其强调“天人合一”的,认为人在自然之中,人的生理功能受自然界的影响而变化着——春天阳气生发,人体之阳随之生发;夏天阳气旺盛,人体之阳随着旺盛;到了立秋,天气由热转凉,人体的阳气也逐渐收敛;立冬之后,气温下降,人体阳气潜藏于内..... 所以在古时是没有季节限定、不分人群一律平等的治疗方法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根据自然的变化规律,适应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用药的比例,让药物的作用符合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天人合一”“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