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属五行中的木?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基础上,对自然界的一些基本现象所做的抽象和概括,是原始的辩证法思想,它对研究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形态。在这五种运动形态中,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五种物质被分别用于比喻五脏之气(心气、肝气、脾气、肺气和肾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因此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实际上是指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而不是指实物。这种影响是有科学依据的。近代动物实验发现,给动物注射某种药物后,可使其某一器官的功能增强或减弱,如注射黄芪多糖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而注射肝素可降低血液黏滞性,起到通畅血脉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有助于说明五行学说存在的客观基础。 那么哪些事物属于“木”呢?在中医理论中,凡是具有生长、生发、舒畅等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为“木”。因而,“木”的范畴是最宽泛的。
自然界的事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态的,一类是静态的。凡是以生长、生发为主的都属于木;相反,凡是收藏、克制、凝滞的都属于土。所以,中医将具有动和升的发散特性归为“木”。 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也同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耗性的,一类是储存性的。饮食进入人体后被消化液分解,变成小分子营养物质后被人体吸收利用,这个过程是“木”“火”的性质,因为木具有滋生、舒畅的特性。人体利用的物质最后经排泄过程,包括汗液、大小便排出体外,这一过程有“土”的特性,因为土具有吸收、储藏的性质。
“木”在人体主要象征青青色、生发、条达、舒爽的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木”的病变主要是“郁”,即气机阻滞不通,表现为郁闷、烦躁、易怒、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