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克相冲怎么化解?
1. 阴阳冲:凡阴阳之极,无中间状态,如白天黑夜、冷热、干湿等等。在命理学中,阴阳极是指五行之中水生木、金克木、火克金、土克水、木克土。
2阴对阳,或说阴多阳少为冲;阳对阴或者说是阳多阴少也为冲。总之都是阴阳不平衡。这种关系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一方太强,另一方则太弱,强的一方有吞没弱一方的趋势;另一种是双方力量相当,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2.五行冲:指五行之中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一种相互制约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表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态势。如辰戌丑未四冲(土冲),逢冲必有应期,而且多应期在前。又比如子午卯酉四冲(火冲),也是逢冲必有应期,而且是应期在后。还有寅申巳亥四冲(水冲),也是逢冲必有应期,应期多在左右。至于三冲一、五冲二,其理也是如此。
3.刑冲合害:除了以上两种含义之外,刑冲还包含三刑和六冲的意思。三刑包括“寅巳申三刑”“丑戌未三刑”“子卯三刑”。六冲则是“子午卯酉”冲、“寅申巳亥”冲、“辰戌丑未”冲。此外还有“六合”“三合”等组合,这些内容属于八字基础,在这里就不叙述了。
相克
木克土,人的心气属火,易克伐肺金,故心火过旺的人常出现咳血、吐血等症。火克金,人的肺气属金,易克伐脾土,故肺气不足的人常出现饮食无味、消化不良等症。金克木,人的肝气属木,易克伐肾脏,肾的阴阳失衡导致骨骼肌肉、生殖神经等方面的疾病。水克火,心血不足的人易出现四肢无力、腰酸腿软等症状。土克水,人的脾气属土,易克伐肾水,肾水无力制衡心火,出现神志不宁、心慌、失眠等。
因木克土,肺有病宜食酸,脾有病忌食辛。因火克金,心有病宜食咸,肺有病忌食苦。因金克木,脾有病宜食苦,肝有病忌食酸。因水克火,肾有病忌食咸。因土克水,肝有病宜食甘,肾有病忌食酸。
相冲
子午流注学说和飞腾八法认为,疾病在某一经发病,其病情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波及和影响它的"冲位"的经脉,这就是疾病在经脉上出现的隔经发病。
子午流注中,十二经在时间上有一个周而复始的流注规律,疾病在发病上也有一个时间上的规律性。比如,病发于子时(晚23-凌晨1点)的人一般为心经有病,疾病也可影响冲位午时(11-13点)小肠经,病人也可能在午时病情加重或复发。病发于丑时(1-3点)的人为胆经有病,也可能影响冲位酉时(17-19点)肝经,病人也可能在酉时病情加重或复发。病发于寅时(3-5点)的人脾胃有病,也可能影响冲位戌时(19-21点)大肠经,病人也可能在戊时病情加重或复发。病发于卯时(5-7点)的人为大肠经有病,也可能影响冲位辰时(21-23点)肺经,病人也可能在辰时病情加重或复发。病发于辰时(7-9点)的人肺经有病,也可能影响冲位亥时(23点-次日凌晨1点)胃经,病人也可能在亥时病情加重或复发。
治疗上也可利用这个规律,在子午流注钟表盘上寻找到病变所属经脉的"冲位"经脉,在相应的时辰针灸治疗和服药,从而激发和调整冲位经脉的经气,起到治疗和缓解疾病的作用,使疾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