眴在五行中属什么?
《说文》:“眴,目眩也。从目,旬声。”所以,眴字从目从旬。 《尔雅·释诂》:“周,徧也。”“周,复也。”可见“周”有环绕、遍历之意。而“目周”也就是眼睛四周转动,其本指眼睛昏花、发花。
《庄子·天下》:“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枝叶盛茂而孤傲无调,岂能为伐!’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乎?”这里所说的“大树”就是“樗树”,这棵“樗树”的枝杈是“茂盛而孤傲无调”。这里的“调”字很有些意思。因为树木的枝杈都是向外伸展,所谓“参天耸立”,只有“孤傲无调”才像是那“大木”的特有形状——枝杈向自己怀中收缩而又伸不开,故“孤傲无调”而已。这种形状正是“目眩(眴)”的样子——“目周”不就是“视物模糊”吗?因此我猜这个“调”应该通“眺”,指的是能够远望。
由此我想到了南朝梁萧统所编著的《文选》中的《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当时名流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时,王羲之写的序文。其中“仰观”与“俯察”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抬头远望和低头近看。能“瞻”也能“观”——《礼记·曲礼上》:“凡视皆瞻。”郑玄注:“瞻,审视也。” 所以,我认为“目眴”(眴读shun)应该是“目眩(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