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在五行中属什么?
《辞海》中有“渲,五行中之土也”的记载 《说文解字》中记载着:“渲,湿纸覆模子上,谓之渲。从土、宣声。”“燥者半合,濡者全合;湿则易于合拢,故从土。”(段注:此本小徐所定,今从大徐。) 这里把水和土都牵扯进来了,似乎有点道理。但是这里所说的水,应该指的是清水,而非雨水之类。
我推测古人创造这个字的时候,本意就是描述一种用水喷淋的方法来制作纸张的过程——“渲,湿纸覆模子上,谓之渲染……若今之水印青莲者。”其中“覆模子”的“覆”有覆盖的意思,说明是在纸面上覆盖一层湿泥土。而“染”字,显然是有颜色的意思。
《周礼·考工记》中说的是“画缋之事,凡饰,圜,径二尺五寸,谓之衮。章,直作五采彰焉。凡绣,五采备,谓之绣。”其中的“绘”、“绣”两个字在今天仍然延续着古代的意义。那么这里的“染”字应当也有这个意义——把彩色墨汁涂在白纸上。 “渲染”一词最早是指一种特殊的造纸法,即利用清水浸透纸浆,然后进行压制,从而得到一张带有纹理的纸。这种方法制作的纸,后来称之为“洇纸”或者“水纸”。
随着人们对光现象的研究和认识,人们逐渐发现了透明与不透明的晶体对光的作用,并且用语言进行了描述。如“透明体能让光线透过,而不透明体则不能”(东汉·傅毅)等。
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透明”与“不透明”做了详细的解剖学描述: “晶,精亮也。谓日光射之,镜视五脏六腑,历历分明者也。” (李时珍以‘晶’喻‘睛’。)“膜,幕也。谓日光下帷,视腹中三焦脉络,条条分明者也。” (李时珍以‘膜’喻‘目’。)
李时珍认为“眼观五色,以明为利。一阴一阳,两仪立焉。光有阴阳,色有浮沉;黑睛之表,白睛之中,皆有阴阳表里之分,所以能辨远近之物也。” 所以按照李时珍的看法,我们的眼睛能够看清东西,是因为“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个过程离不开光线的作用。
综上所示: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应用于中医对于身体的阐释。而“渲染”这一工艺起源正与眼部的生理现象有关,其最终结果恰好是形成阴阳相对平衡的“黑白分明”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