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五行的阴阳?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做过一些研究,现在把这个研究成果放出来与大家分享。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起源于上古时代,是古人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产物。它主要包含了“相生”、“相克”等概念,反映了自然界中的某些规律性现象。 而阴阳的概念在古代更为重要和复杂,它是古人对自然界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所做出的分类,以阳喻外(指太阳直接照耀的区域),阴喻内(指被太阳照射到的地区背阴面);或把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并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两方面的结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说明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那么,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呢?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用五行来说明天地万物的起源了,如《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中央者,其国土气实丰满,……其虫鳞甲,……其数五……” (《灵枢·五色篇》) 这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是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是可以量化表达的。 到了汉代,阴阳与五行的联系变得更加明确了。在东汉著名医学家王叔和在总结前人生理病理经验的基础上著写出一本中医学经典著作——《脉经》,他把人体的生理活动归纳为“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即人体内外的阳气和阴液通过经络在体内运行不息。同时,他提出了“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著名理论,并将这五种情志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脏腑,说明人的精神活动和外在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
后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把这种理论运用到诊断疾病和用药组方之中。例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主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丹溪心法》)。说明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精神内守,注意劳逸结合才能健康长寿。他还提出“少食咸,多食酸,少出汗,多闭汗”(《丹溪心法》)的养生法则,这也是遵循五行学说中“土居中央,得五行之长”以及“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溢泻者也”的理论。
时至今日,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仍指导着许多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