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五行中的什么方位?

鄢媛欢鄢媛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方位”这个问题,在《尚书·洪范》中已经提到了,叫作“五行之序”或“五行之次”。这里提到的“行”就是“运行”“流向”的意思。整个句子是说大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有一个顺序和次序问题。这个顺序和次序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自然界万物运行的轨迹是一个由近及远、从低到高、从简到繁的过程。 它告诉我们,水、火、木、金、土这五种元素的运动是有先后顺序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行其是而不是乱跑一气。这在今天看来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古代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引一段《尚书·洪范》原文: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日炎上,木曰曲直,金日从革,土曰稼穑。” 这里的“一曰……二曰……”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第一行第二行等等。这个排列其实反映了这五种元素性质上的差异性,为后面描述的相生相克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古代思想里,任何事物都可以归结为阴阳两方面的组合与变化(阴阳的说法见我的另一答案),因此对于“五行”的看法也是这样。

上面说到“五行”是“运行”“流动”的意思。因此五行就分成了五大板块,就像河流分成几个流域一样。每个大板块里又有若干小分支,它们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而每一行的特性也由阴阳两个方面组成。我们常说“阴阳五行”其实就是指这些阴阳双方组成的系统。

为了解释“五行”的相生相克,我先给出一个表格,然后进行解释。 注:这是古人想象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并不是按照水火土木金这样来的!

上面的表格里讲了“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但没讲为什么这样排。为什么不是A生B,而是B生A呢?这里面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哲思的一个根本原则——阴阳平衡。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加以区分时的两大基本范畴,万事万物无不出阴阳二者之一者。因此阴阳平衡就是说,任何事物都不能只偏重于阳,或只偏重于阴。只有保持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维持事物的正常状态。 五行也是一样。不能因为水生木,就说水是母亲,木头儿子;也不能因为木生火,就说木是母亲,火是儿子。那样做是不对的。

阴阳平衡还体现在相生相克的两个方面,即相生也有克制,相克也有生长。就像母亲养育儿女,既给了生命,又安排了未来;儿女长大了,一方面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又约束了母亲的过度关怀。这样才能做到“阴阳平衡”。 这一点在古代思想里叫做“天人合一”,今天我们则称之为“可持续发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