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五行里属什么?

胥吾胜胥吾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南”这个汉字,其实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先来看“南”的甲骨文,如下图一: 图一里的“南”字,下面是个“止(之)”,上面是两束丝,中间有个圆形的东西。 “止”也就是“之”,是一个走向符号,它的本义是指“到、去”,也可以指“此处”,如《论语》里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逝”的意思就是“往”,而“斯”就是“此”,所以翻译为现代语序应是“去者如斯夫”。 从字形来看,图一的“南”字,应该指的是,用船(或筏)运着丝绸沿着河岸向南走。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别的意思,比如,南方贡来的特产在首都的街道上往北行走,总之,这里的“南至”指的是从某地开始往南至另一边。 这和现代汉语里的“南”字差不多吧?不过,这已经是引申意义上的“南”了。因为“南”字的原始含义和“至”“来”等一样,是指向性动词,不带有方向性的名词意义。

再看金文(下图二)和篆书(下图三): 图二中,下面的“止”变成了“足”,上面的线条变弯曲了。图三中,下面的“止”变成了“辵”(zǒu),“辵”下面是“止”。金文和篆书的字形变化表明,“南”字由一个表意文字,演变成一个表音文字。

再看小篆(如下图四)和隶书(如下图五): 小篆中的“南”字,上下结构变成了左右结构,上面的图形变成了一竖;而隶书中的“南”,上面变成了“亻”。字形的变化再次表明,“南”字是一个形声字,并且声旁改变了形状,成为形旁。

到了现代汉字,“南”字变成了形声字,“木”是形旁表示结构,“难”是声旁表示发音。 有趣的是,我小时候学写字的时候,“南”字被简化成“南”,而“木”旁边多了一笔,成了“林”,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一直感到困惑,后来才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简化的一个字,和现在重新设计的字体不一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