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都各什么不同?
“五行”,在汉代就有这样一个定义:“五行者,五气之形也;五气者,五行之气也。阴阳之气,交午而成,其数五行而四时成序,一辰居中,天周三十度,分为二十八宿,四维上下,各七十五度,天地之形,由此而列矣…故曰‘五行者,乃五气之行也’”(《春秋繁露》) 所谓“五行之气”,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描述就是,地球大气层中五种主要的气态物质:氮、氧、氩、氢和二氧化碳。这五种气体构成地球大气圈的主体。它们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与地球上的颜色有密切的关系。 地球是太阳系由内往外第一颗行星,在它的外围有大批的卫星和陨石群。这些卫星和陨石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地球很相似。所以人类在探索外空时,往往首先把目光瞄准了这样的类地行星。
1972年,美国向月球发射了“水手10号”太空船,开始了对月球的探测。在这之前,苏联和美国已经先后将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送入轨道,进行了多次太空巡航和软着陆,但对月球的探测却没能实现,因为月球的引力太小,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没有足够的速度,就不能在月面上降落。 “水手10号”成功飞越月球后,开始按照计划对土星进行探测。但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在飞越月球途中,“水手10号”上的一台科学仪器突然发生故障,不得不进入紧急模式。
随后显示的画面令人目瞪口呆——就在那台故障的仪器后面,赫然显示出五个明亮的亮点!这些亮点就是代表土星的卡西尼环系统中的气体环。后来继续观测发现,这五个亮斑就是土星光环系统的五个暗斑。 “水手10号”又继续向前飞去,这时,它又拍摄到令人惊异的照片:在它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巨大而又清晰的环形山影,就好像有一扇神秘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向人们显露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奇迹。这个巨大的环形山就是位于月球背面的雨海,它是一个以斜长岩组成的巨型环形山。
水,指寒冬之水,无热,无火,而内敛收藏,故喻肾藏精,内藏而不外露,同时为防止蒸发而冷若冰霜。
木,指寒冬之木,虽外枯,而内荣,生机勃勃,充满着对生发的渴望,故以肝喻之。木条的直而不能曲也,故肝无抑郁;木条的内含韧性和弹性也,故肝亦刚柔相济;木条的上下、左右、前后均匀而平衡也,故肝之阴阳协调。肝之所以与春对应,是因为春天是少雨之季,也是多(寒)风之季,而木既离不开水,又容易招致风的摧残(抽干水分),故脾在志为忧。另外,春天气候尚冷,木之所以能够生发,全靠其内在之热,故脾主暖,引申为温暾、温暖。
火,指春末夏初之火,有热,有光而温暖,昭示着新的轮回,万象更新,故以心喻之。心居于胸内,热于中,而外昭其光也,如热气之冒屋顶也。心热,是其本来之气,故本热,喜寒凉,而恶暑热;因热而光,光明磊落,故治清明;内热而外光,故内实而外虚。心之所以与夏对应,是因为火代表炎热,而夏则至热之极,心与夏同位而相应。
土,指春夏两季的湿土,得春雨则湿,得夏雨仍湿,故以脾喻之。土既离不开水,又与木相连,而易受金的摧残,故脾在志为思。土为万物之母,含有无尽的营养,故味甘。另外,因脾属土,夏月为火所克,故喜暖。土为脏腑之根,气血生化之源,内含丰富而物质,故内实而外虚。土性粘腻,而难运化,故湿多。土为中央之位,故为中土。
金,指夏日的金属,有热而凉,性脆,而易折碎,故以肺喻之。金离不开土(矿藏)而有热,火能融金而恶热,金性脆而喜润。金为西方之位,故为西方白(金)。
水、木、火、土、金五者,既可对应五脏而称为五脏,又可对应五行而称为五行。五行相生,五脏同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克,五脏同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因此,五行既可以概括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又可以用来类比自然界以及社会现象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