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三国时候,有个叫孔融的孩子,非常聪明和懂事,人人都夸他是个既懂礼貌,又肯让别人的孝顺孩子。他家里有七个兄弟,他是老六。
孔融和兄弟们常常一齐坐在窗下读书。学习累了的时候,仆人就拿来了大盘鲜美的桃子,哥哥们见了又香又甜的桃子,高高兴兴的拿了一个。哥哥们一看,盘里只剩下两个又小又青的桃子,他们就不拿了。孔融看了看,只见那两个桃子不但小,而且还有点儿青,心想:这样的桃子一定很硬,不好吃。他一抬头看见哥哥们都拿起一个大桃子,正低着头吃得香甜,只有自己手里没有桃子。孔融心里想,哥哥们比我大,当然应该吃大的,小桃子还是留给自己吃吧。于是,他拿起了两个小桃子中的一个吃了,另一个小桃子留下放在了自己的书几上。
有一天,曹操听说孔融很聪明,又懂礼貌,就派人把孔融接来。孔融到了曹操家里,曹操知道了孔融会背许多古诗和知道的事情很多,又看他年纪小,很可爱,就故意问他:“你让梨给别人吃,谁知道呢?”小孔融笑了笑说:“我家里虽然只有七个人,还有爹爹和娘呢!这谁都知道。”曹操听了,心想,这个孩子,不但很聪明,而且很会说笑话,他故意把大的梨子给我们吃了,让我们夸他!曹操接着又问他:“聪明的人比谁聪明?”孔融不加思索地回答:“聪明的人比孔子聪明。”曹操听了瞪着眼睛,心想,这个孩子口气真大,年纪轻轻的,竟敢说自己比孔子聪明。聪明的人比孔子还聪明,那么不聪明的人该比谁不聪明呢?于是,他就紧接着问孔融:“不聪明的人比谁不聪明呢?”想不到小孔融又立刻回答说:“不聪明的人当然比您曹操爷爷啰!”曹操一听大吃一惊,心想:“这个小家伙真不简单,年纪这么小,竟敢说我不是个聪明的人,我岂不是老糊涂了吗?”这曹操虽然蛮横无礼,杀人不眨眼,却非常爱惜人才,爱开玩笑,听了孔融的回答,忍不住拍着孔融的脑袋,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后来,人们又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中,引申一句名言:“让一时之便宜,得万世之快乐。”就是从孔融孝敬长辈,礼让兄弟所得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