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许多许多的刺?
因为人的成长离不开故事,而最经典的故事,就是被我们称为"童话"的那一类。它之所以区别于别的类型文学作品,是因为它用近乎梦幻的情节来表达一个真善美的主题。虽然童话的主角有时候并不是人类,而是小动物甚至各种拟人化的植物非生物,但它的读者还是人。因此,不管童话的主角是谁,它的讲述总要体现人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样才能起到影响读者的目的。
有的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只让孩子读那些情节极其单纯、主题积极乐观的童话,而排斥像格林和安徒生笔下弥漫着浓重忧伤气息、有悲情色彩的童话。应该说,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孩子们很小,即3至4岁左右的时候,适当选择一些情节单纯、结局明朗的童话是必要的。它能给孩子们一种心理上的"正能量",使他们对生活的前景充满美好的期待,从而有利于激发他们乐观、积极的心态。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建立一个虚幻的心理空间,以为生活中都是像童话一般充满着神奇与浪漫。
当孩子们长大一些,即5至6岁时,就开始接触和阅读那些有"负面主题"的童话了。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逐步接受了真实生活的"启蒙"教育,知道了这个世界并非总是和颜悦色和充满美好。他们开始面对现实中的挫折甚至是磨难,开始有自己痛苦的感受了。这时如果给他们一个心灵上释放和理解的空间,并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化解人生之路上遭遇不测和灾难,将会有助于他们成长中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