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为什么不怕美国?
对于小国来讲,国际关系就是一丛林社会,只有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才能在强权政治下谋求生存空间,而一旦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即使在外交上投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保护者”,也很难摆脱成为“任人宰割羔羊”的命运,例如阿富汗、伊拉克。
所以,无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多么羸弱,都应坚持“不放弃独立自主”,原因就在于此。因此,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就应该“不结盟、不站队”,以实现最快速度发展本国经济等综合实力。
但是,这只是一个长期战略目标。短期来看,小国在和强大国家相处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斗争求团结”,也就是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必须坚持斗争,甚至不惜和对手“硬碰硬”,迫使对手不敢轻举妄动,从而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的效果。
冰岛就是这样一个“硬气”的弱国。
冰岛的国土面积仅为10.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35万多人,在人口、国土面积方面仅比新加坡略大,是一个标准的“虾米小国”。在军事方面,冰岛更是一穷二白,没有正规军队,其武装力量仅为“海岸警卫队”,不足300人。该兵种的主要作用是:反海盗、海难搜救、海岸巡逻、缉私缉毒等。
虽然冰岛国小人少、一穷二白,但是由于境内资源丰富(例如渔业、水电、地热等资源),且其独立后一直坚持高福利政策(教育、住房、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完全免费),因此冰岛人一直过着安闲自在的神仙般生活。
因此,即使美军实力强大,且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强国而成为冰岛天然的盟友,但冰岛人依然拒绝美国在其建军事基地等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冰岛是岛国,具有地理天然屏障
冰岛虽然和“熊孩子”俄罗斯隔海相望(仅相距2000多公里),但是其作为岛国,距离较远且附近没有战略要地,因此即使俄罗斯“熊脾气”上来了找茬,对冰岛的实际威胁也比较小;此外,岛国具有天然的地理屏障效应,因此冰岛人觉得只要自己不惹事,可以和俄罗斯和平共处,也不用依赖美国为其“站台”,因此不需要和美国站在一起。
相比之下,和俄罗斯搭邻的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因为和俄罗斯搭邻(这些国家和俄罗斯均仅一水或一山之隔,相互“看得见、听得到”),且在历史上长期被俄罗斯统治、处于被俄罗斯宰割地位下,因此一旦美国给“小三小四”以承诺并“伸手”施以援手,“小三小四”就会马上“以身相许”。
第二、冰岛人具有民族自豪感
冰岛是一个纯朴且富有民族自豪感的国家,即使在二战期间其国力弱小,也无法阻止德国法西斯对其侵略,但冰岛人(包括流落在外的国民)一直坚持和德国这个强大的敌人斗争,直到最终赢得胜利。
因此,在二战结束后,即使美国作为“救世主”对冰岛实行“保护”,冰岛人依然基于民族尊严(这是每一个国家的民族生存之本)拒绝了各种“不平等条约”,例如拒绝美军在其建立北约军事基地等。
第三、冰岛人具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思维
在“弱国无外交”的丛林社会中,对于弱小国家来讲,最可行的处事之道就是“不结盟、不站队”,而坚持这种思维则必须以强大的民族自豪感为基础。
冰岛的外交政策是“以斗争求团结”,例如在“冰岛和美国是否建军”问题上,冰岛人一直秉承“以斗争求团结”思维,即使美国威胁“不建军事基地就不保护冰岛”,冰岛也坚决顶住,而一旦美国不保护,冰岛就马上和苏联接触,从而形成“平衡”,迫使美国不敢轻举妄动,最终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的效果。
在政治家眼中,只有外交工具,没有永久的盟友(一战后的协约国五巨头二战期间就有三个国家参战、且盟国日本和法西斯德国结盟就可见一斑)。冰岛人也深谙此道,因此即使和美国站在一起,也不敢放弃民族自尊,以“硬碰硬”思维来处理外交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