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字五行属什么?
“涓”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写作这样的形体 —— 其本义为小流水或细流。 《说文解字》解释这个字形: “水细也。从水穴声。”
这个形音义的对应关系非常清楚。“细水流”是“涓”的本义;“水+穴”会意出这个字的本义。 “涓”的本义是小溪流。《诗经·大雅·荡》中有句形容大禹治水时说到的情形: “浩浩滔天。”
《诗经·大雅·云汉》中也有诗句写到雨水泛滥成“滔滔洪水”的景象: “浩浩滔天。” 从“涛”“滔”二字可以明显看出它们都源于一个表示波涛翻滚之状的“濤(滔)”字—— 这个“濤(滔)”与上列两诗中的“滔”都是表示江水波浪翻滚、汹涌而来的样子。 在古代汉语里,“湯”通“滔”,都表示大水漫溢的意思。《书·禹贡》中写到了夏代的一个州级政区叫“梁州”,即今陕西南部一带,此处的“梁州”即因境内有嘉陵江而得名。
《尔雅·释水》中对“汤”的解释就是: “浮泛涌起。” 而《说文解字》对这个字的解释则更明确一些: “汤,沸也。从的水聲。” 可见“湯”“滔”等字都源自“湯(滔)”,而“湯 ”又是描述江河之水奔腾澎湃的样子。所以,“汤”与“滔”一样都有“水波翻腾”“水势浩大”之意。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上古时期的一次特大水灾的过程是这样的: 大禹接受帝舜的任命之后,率领众人“行山表木”(沿山边立木桩做标志)寻找疏导洪水的路径,他先来到东方的大泽,发现这里“无然泄水道”,意思是这里水势无法疏通。于是,他们决定前往南方的衡山。据《尚书·舜典》记载: “命禹夫九官。皋陶作士以理民。汝作司空。”
意思是说舜将国家政事交给了禹,并由皋陶作为司法长官协助治理民众。
由上文可知,在大禹受命前禹已经是国家的司法官员之一。因此这里的“司空”是指禹兼任的职位。 《周礼·冬官·考工记》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这说明“司空”一职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国家的基础建设。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国家基础建设的重点便是治水和建城郭。
禹在到达衡山后发现了此地有一条疏导水患的路径,并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向南行进…… 后来,人们就将禹所走过的这一条道路称作“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