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李”姓起源于颛顼帝高阳氏,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帝第7代孙陆终的第2个儿子,名叫皋陶(一作咎繇)。因担任了尧时的理官(掌管刑狱司法),为百揆之一(百揆亦作百揆、并契,是古代帝王辅佐之臣,一说为百官总帅之意;《尚书·舜典》载舜“命夔典乐,教胄子”,又“命伯夷作秩咸,俾季札判之,以别爵律唱导之”),后世子孙便以“理”为姓氏。至商朝时,皋陶后裔理徵与纣王同为殷侯,因谏言被处死,其妻谢氏因怀有身孕而避于河中岛屿,生下一子,即为周文王姬昌的14子伯雍。 伯雍无子,就向周文王请求分地立家自立门户,于是被分到西北方五百里处的一小片荒地——秦地,自号为秦仲。到秦仲的儿子庄公时开始封邑“西李”,就是现在的陕西礼泉县。 西周初年,周武王立国之后,追封亡父为唐叔虞(后称晋国国君),而把弟弟封在唐,世称唐叔虞,史称唐国。
唐国南边有一大片地方叫“潞国”,因唐叔虞的父亲晋穆侯曾在这里打败过北戎而得名,其东境则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公元前840年唐国被灭之前,此地均为唐国的领地。此时正值周孝王时期,为了安抚因被灭国而感到愤怒的唐国人,周孝王特意下了一道命令,允许他们全部改姓为“唐”,以便更好的团结起来继续和周王室一起同心协力同甘共苦,而且还将这一措施颁布全国,规定除了唐国外任何人不准再改姓“唐”。
不过,因为当时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周王室已经逐渐走向衰落,所以大部分百姓对周王朝已经失去了信心,认为天下即将大乱,纷纷准备离开故土躲避战乱。由于唐国的实力过于弱小,根本无法控制整个潞国,因此很多唐国人还是逃到了外地重新定居生活。其中有一支来到了现在的甘肃天水,他们的后代就在那里繁衍生息了下来并且形成了村落。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彰显皇权至高无上且以示恩宠,将这群人的姓氏由“唐”改为“李”,并且从此流传下来。这就是传说中唐朝李姓始祖大禹帝的起源。 根据考证,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麓,始建于夏朝,距今已有四千余年历史,是夏朝第一帝禹的陵墓遗址。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受舜帝之托继位成为帝舜的接班人,但是大禹在位仅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英年早逝。
至于大禹帝的生卒年份和确切死因至今仍然是个谜团,但据史料记载他是病故的,而且葬在会稽山下,因此后人将其奉以为神灵祭祀。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在此修建庙宇来纪念大禹了,只不过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加之战火不断,所以现在的大禹陵已经是第三次重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