毠五行属什么?
“葭”字出现较晚,最早见于《汉书·五行志》,但书中没有解释其字形含义,东汉的应劭注疏也不见踪影;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引用了一本书叫《古今姓氏书辨证》,里面说贾逵据此造“葭”形,而原书已佚,这个说法便成了孤证。后来明代学者张自烈著《正字明辨》,认为“葭”是“筏”的古字,引用的证据就是晋代杜预写的《春秋释例》中有“伐葭苇”的话(这里的“伐”字也有异议,有人认为是“伐”字的俗写字)。
现在再看“伐”字古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枝叶,下面一竖表示竹竿,合起来像一棵竹子,本义应该就是“伐竹”。《庄子·秋水》里有“斩葭苇”的话,汉代王充在《论衡·量知篇》里也说“斩芦苇而获舟”,可见“伐”字借表示砍的意思以后,又恢复了本义。因此“伐”和“葭”两个字的意义就有了联系,可以相通了(但是“伐”“葭”二字作为字,意义已经无关紧要,只是书写习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