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阴阳五行的说法,而鲍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是鱼名,一种是指盐渍的干鱼或鲜鱼肉制成的腌腊食品。 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鲍鱼有两个五行属性。
第一种说法: 鲍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形状像蛤,它的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海产品之一。在古代人们经常把鲍作为珍馐佳肴用来招待客人,而且“鲍”还通“宝”“保”,因此有《礼记》记载:“君子不远庖厨,以养贤也。”就是说厨师不远离厨房的原因是为了保护、保全贤人,也就是鲍。所以鲍在古代又被称为“鲍鱼”。 “鲍”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个意思是“盐渍的干鱼和新鲜鱼肉制成的腌肉类食品”,比如《说文解字》中就解释到:“鲍,鱼卤也,从鱼包声,读若暴;”段玉裁注曰:“此字当为醢之省。”也就是说鲍是咸鱼的简称。因此“鲍”又被古人认为是一种肉食类。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鱼类,一种是肉食类的动物或者食物。那么既然要论五行属性的归属就应该区别对待了。 第一种情况就是如果鲍鱼指的是鱼类,那就应该按照古代的“五行生克”的说法来划分它们各自的属性。 根据现代科学测定,鱼类体内含有很多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这些物质都来源于水。我们知道水是属“木”,而树木又喜欢土壤中的“金”进行成长,这样看来土能生金也能生水。同时因为水生木的关系使金得以保存下来。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知道水和金属之间存在相生相惜的关系。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水(五行中的“木”)和金属之间的五行关系属于相生关系。
第二种情况: 如果鲍鱼指的是咸鱼或者是腌制过的海鲜品,那它们的五行属性应该是按照动物的属性来判断。 因为在古汉语中鲍就是指的咸鱼的简称,它主要是用盐腌制而成的,既然是盐制的东西就必然要涉及到火。另外咸鱼的主要原料鱼也是属水的。根据“五行相克”的观点来看火能和金属在一起相互克制,不能共生共息。同时也不能和水相结合生成新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断定,盐和金属以及水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相克关系的。 第二种观点: 在古代还有一种说法叫万物归五行,这里的万指的就是天地间所有的万事万物,也包括人和各种动植物在内。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万物包括人是属火的,而植物属木,禽兽属金,昆虫属土,水则属五行之首。因此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不符合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学说。
至于最后鲍鱼的五行到底应该怎么确定呢? 我们觉得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一:按上面第二种方法来确定五行太牵强附会。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范畴,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的一种认识方式,虽然这种认识有些简单化了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仅仅是因为“万法归五行”就把所有的事物全都套进五行里未免有点牵强了吧! 二:按照第一种的五行相生相克的方式来判定,既不符合古代的文化特点也不符合当今社会对生物的认识程度,而且两者所给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再说了,鲍这种事物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用法,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不断的衍生出新的名词。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意义全放在一起来论断其属性是不是有点太不合理了呢?总之不管怎么说鲍字的含义都不是简单的两个字就能涵盖得了得,更何况是在古代这种文字还没有规范化的时候呢?所以说这个问题还是让历史学家们去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