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是什么意思五行属性?
「珊」字在《康熙字典》中收录了以下两个释义 (按:“沙山”的“沙”应属通假,今文写作“珊”) 一、〔珊瑚〕念sān hán。一种动物。产于热带海中,形状像树枝,颜色有红色、金黄色等,是珍贵的动植物材料。 二、〔珊珊〕念shān shān。形容声音清越或动作轻轻落落的样子。 在古代汉语中,“珊”“砂”二字常互用。如唐李贺诗中有“秋来霜露满东园,玉鼠捣药珊瑚夜”;宋欧阳修词中有“雨做酥,风弄软,艳阳天气,柳丝珊”。 据此可知,古人所说的“珊瑚”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沙山”之“沙”和“珊瑚树”之“沙”。 “珊瑚”在古代也作“山珊”,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便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句子,其中“山珊”即是“珊瑚”之意。 但这里的“江月”似当为“江水”之误,因为“江月”与下句中的“长江”不能构成对偶关系,况且以一“水”韵两平声字的诗句也不符合传统韵律的要求。因此后人大多改“珊”为“山”。于是,今天的人便把“珊瑚”当做一种植物看待了。 由于“珊瑚”在古代也写作“山珊”,故此也有学者认为古书中的“山珊”就是“珊瑚”。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理由如下:
1.从字形上看,“山珊”与“山沙”、“山查”之类显然不一样。如果真是“珊瑚”的话岂不又成了形声字了吗?可见古人并没有把“山沙”当作“珊瑚”的意思使用。 2.从古书中相关语料的考察来看,“山珊”只能理解为“山中沙石”之义,不可能理解为“珊瑚树”之类的意思。例如杜甫的《石笋行》诗云:“君不见丰城剑气如雪寒,长沙失宝临玄关。”其中的“泉底遗珠”之“珠”、“海门吞刀拔锡”之“牙剑”以及“鲛人迸泪倾海螺”之“螺”都是指珍珠、宝剑和海螺一类的东西,而不是什么树木,何况是“山上砂石类”的植物呢!由此可以证明上述看法是有道理的。
以上说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