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的五行忌讳什么?
中国起名,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和八字命理相辅相成紧密关联,通过八字推算出五行的喜忌神和喜神,从而起到趋吉避凶改善命运的作用。 五行是古代道家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概念。在中国传统理论中,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由这五种基本元素生成或变化而来。 在《尚书·序》中有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五行,更盛更衰,故曰五行。” 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中国古人用五行来表示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属性关系,如金具有清凉、收敛的特性而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等等;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等,又将人的面貌五官与五行相对应,又赋予它们不同的特征:如唇为肉,色为赤,其形为圆,属火;目为神光,白为素,其形为长,属木;舌为肉,黄为士,其形为方,属土;齿为骨,为金,其形为尖,属金;耳为宫,黑为玄,其形为凹,属水。 五行学说的产生对早期科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它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它是用宏观的现象去论证微观的事物,这就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其次,五行学说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一种物质,这种将物质单一化的思维方法显然是错误的。五行学说的出现大大地增强了古人面对大自然时的信心,也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渴望。 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五行学说含有唯心和封建迷信的成份就完全否定它在古代科学中的作用。事实上我国许多自然科学都是在古代的哲思中产生的,五行学说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又要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它对古代科学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