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三界五行?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大智度论》卷三云:“三界,是众生受生处,若天、人、地狱等,故名三界。” “五道”也叫六道或六趣,即一善道天道、二恶道畜牲道和地狱道为三道(注1);人道和三恶道修罗道为四道;天人阿修罗为五道。 其中前四道为人之生死轮回之道也称为“三界九地”(注2)。
“五尘”指色、声、香、味、触,乃五感所对之对象,分别为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所对。如色法为眼根所对,谓之“境”,称“色尘”(注3)。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蕴”有聚集之意,“五蕴”即积聚的意思,因聚积在一起不可分离才构成人生,故又称“五众”、“五阴”。其内涵为:
①“色蕴”:色指物质现象,色法的四大种(地、水、火、风)及七大(空、识、根、境、因缘、无明)等,包括所有的有情世间和无情世间的一切诸法。此蕴的集起是由业聚集而生起,故名为业。
②“受蕴”:接受外境的作用而产生苦乐之感者。分为受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注4)。此蕴的集起由爱而聚集而起,又名爱蕴。 ③“想蕴”:对于外界现象作决定想法之心念。想即思量分别。心于内缘中执为实我我所,名之为我见;于外诸境执为自所得,名之为我所见。此为烦恼的根本。想蕴依于爱聚集而生起,又称为爱蕴。 ④“行蕴”:心所法中之意法所摄,即心王八法之思量和思,能造作诸业,招致未来之果之功能。依此蕴而有过去之业种子与现在之心所,成为造种种善恶之因,故称为行蕴。 ⑤“识蕴”:心王八法之了别义之意识。此蕴依爱、思两蕴之力,于前境上生起意识之了别作用,是故称为识蕴。 五蕴为凡夫所执著,但圣者无著,虽无所有而不废,犹如镜子照物不为物转,是名中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