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字五行属什么的?
“烯”字的五行属性为木,但此字的本义并不是木的意思。 《说文解字》对“烯”字的解释如下: “烯”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xī],指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一般具有烯键(–C≡C–)结构 ,简称烯;也可泛指各种不饱和烃,如乙烯、丙烯等。 在古代汉语中,“烯”是一个多义的汉字,其含义不止一种,分别有下面三种意思:
第一种含义是烧柴、薪炭的通称; 第二种含义是古同希,稀罕、稀少; 第三种含义则是今之烯。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都与现今不同,读作jīn,指的是一种树木,即梓树。 虽然“烯”在古代有三种含义,但是与火的含义相关的,只有第二种含义——希,稀少之意。因为柴火是一种燃烧之物,所以它具有可燃性,并且它的燃点也比较低,因此容易着火。故而把柴火称为“烯”,就是表示它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但也最容易被引燃并引发灾难,故“烯”也常常用来比喻事物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可能随时产生危险或造成危害。 例如东汉班固所著《汉书·贾宣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来描述火灾: “时人谓宣为烈火张目也!” 因为这里用到了“烯”这个字,而且它的本意就是指易燃物品,所以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当时人们认为贾宣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一样,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能看穿一切似的。 而到了宋代,欧阳修创作了一篇题为《相州寒食诗序》的文章,其中也有这样的话: “方春和景明而自烯自燔,何哉? ” 这里的“烯”“燔”都是动词,分别是燃烧、焚烧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说春天本来是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的时节,可却突然发生了火灾,这是为什么呀? 可见,在古人眼里,“烯”本身就代表着火的形象,且含有一定的危险性。而这种思想,也正是我们现代防火防灾理念的来源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