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知五行属什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 其意为:道是独一无二的,可以用“一”来表示它;道生了天、地、人,用“二”来表示;天地人形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用“三”来表示它;所以说“三生万物”。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将“五行”定义为:水、火、木、金、土。 后来阴阳家又把五行与四时配属,用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社会的运行规律。《荀子·王制篇》:“水火者,民食之属也……土居中央,而人民四方,故其食可尽也。”“东方者,木位也,主春令,盛于勃散。南方者,火位也,主夏令,盛于炎烁。西方者,金属也,主秋令,盛于肃杀。北方者,水位也,主冬令,盛于凌冽。”
时至汉代,五行已被广泛使用。在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就有大量关于五行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
(1)论证五行属性的方法。如王充认为,“木生于东方,火长在南方,土位于中央,金从西方而来,水归往北方”——这就是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的来源和根据。
(2)阐释了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已经与现在我们所知的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不同了。
(3)阐述了五行的状态。王充说:“土实而满——故曰“润下作酸”;火气而锐——故曰“炎上作苦”;金水相涵——故曰“润下作咸”;木盛而津——故曰“炎上作甘";土虚而泛——故曰“润下作淡” (4)说明了五行的变化。“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阳为表阴为里,犹车有辕马有策。阳动阴静,阳变阴受。阳极阴生,阴至极阳。周而复始,终而复始。”——此即现代生物学所讲的“阴阳平衡”、“新陈代谢”。
(5)揭示了天人感应的关系。王充还认为,“天道”是沿着“五行”运行的,“四季”也随着“五行”进行更替——“春秋冬夏,周而复始。”“金木水火土,各因其序。”……这已经涉及到现代科学中所讲的天体运行、地球公转、地球自转、生物节律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