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汉族民间信仰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古人基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而总结出的一套符号系统,它影响着古代的哲学、文学、医学、历法、地理乃至术数等学科的发展。 那么这套符号系统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根据《礼记·月令》记载“孟春行秋令,则天多阴雨,春阴成冬,民多怒;仲春行秋令,则凉风至,白露下,鸿雁来,草木生华,民多暴死;季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鱼鳖不食,百姓瘦瘠;孟夏行秋冬令,则民多发热病;仲夏行秋冬令,水潦不行,民多疟疾;季夏行秋冬令,则草木不生,易槁,民多寒热。”(注1)这说明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备了对季节变换的简单认知,并且意识到了不同季节变换给人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的。
到了西汉初年,司马迁撰写了《太初历》,这一历史文献第一次详细记录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其云“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五行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而在这之前人们只是模糊的感觉到某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自然界,这种力量可以被形容为“金”“木”“水”“火”“土”。
太初历 据《汉书·律历志》载:“木,春生之德也,其气发,其状萌。”又载:“火,夏日之德也,其气化,其形焦。”再载:“土,长夏之德也,其气升,其形高。”等等,共分为五段,每一段用一个字概括当令之气,且每个字都以五行中的某一行作解释,这样的分法正暗合五行相生的顺序。
东汉的王充在著述《论衡》时,首次全面批判了阴阳五行说(也包括卦气说和象数说),他说:“五行之说,虚诡不当。”认为它是虚无诡诈不能成立的学问。然而,正是这样的批评促使了五行的演化与发展。
东汉末期,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他用五行理论解释了疾病的成因以及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并成功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原则指导用药,使不少危重病人起死回生。他的这一经验也被后世所认可,并在临床上所沿用。
时至唐宋,中医学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五行与中医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北宋的严衍著《黄帝内经素问疏》,明代的张景岳著《类经》,都试图以五行说明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并将它与自然界的周期变化相互对应起来。 同时,因为阴阳五行说蕴含了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所以它也影响着中国的其他学科。
比如在美术学界就有“五色说”流传,所谓“五色说”指的是青绿着色大法。元代的颜泽在其著作《绘事微言》中说:“画之功,黑最忌,赤不祥。惟青绿二色,吉祥无比。”这是因为古人用五行中的“木”代表绿色,用“火”代表红色,所以颜泽主张绘画时用墨要少,多用水彩颜料,以达到“水墨”的效果,这样画面才显得“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