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冲原因?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高中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这里先给结论:所谓“五行相克的理论”是不正确的,所谓的“冲”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但是其中也有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聊一聊。 我们学习中医的时候,最先接触的文章就是《黄帝内经》,里面对于阴阳五行有着详细的论述——
1.1阴阳学说 在古代,人们根据太阳在一天之中位置的变化把一日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对应一个天干,如甲午乙未丙申……这样,每一日的开始都以“甲”开始,到第二天便是“乙”,如此循环。而每一个时柱的天干都是不同的(只有“甲”“乙”交替之时例外)。在此基础上,古人把这样的变化用阴阳来表示,每日子时(23点到凌晨1点)阳气至,为“阳”的开始;每曰午时(11点到下午1点)阴气至,为“阴”的开始。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此演化天下万物。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子午流注的确可以将人体的十二经脉按照时间进行分配和调整(中医所说的“时辰养生”和“择时服药”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由此推论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则明显是无稽之谈。因为阴阳是相对的,而五行则是固定的。
1.2五行学说 五行相生的理论很好理解,但是五行相克的理论就有些牵强附会了。中医用五行生克理论来形容脏腑间的关系——“肝木伤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气,肺气降肾水,肾水生肝木”这个说法虽然存在,但却并没有科学的依据。
我曾经仔细研读过中医关于“五脏相生相克”的经典著作,发现其中的描述与现代生物学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完全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我看来,中医所谓的“五行相克”和玄学的五行生克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