嘥五行属什么?
“嘥”字,在《现代汉语词典》和《康熙字典》里的解释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中把“嘥”字归属“sa3”字头,并注解为“音‘sāi’。把东西弄掉;浪费。” “嘥”的繁体字“潵”(“撒”的异体字)则被注释为“音‘sǎ'。”
由此可知,现在的字典里对“嘥”字的读音和含义的解释来源自于民国时期的国语辞典。再往前追溯,则是源自于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考工记译注》(郑哲铭译注,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该书在注解“废”字时,将“sa3”标注为“shai3”,并注解为“音‘晒’。遗、失。《广韵》作‘洒’。” 而“shai3”的字形,正是“Sa3”(“曬”的简体字)! “Sa3”这个字形和读音最早出现在清人编撰的著作里,而当代最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将其收录,读音标注为sha2。
那么问题就来了—— “Sa3”(“曬”的简写)的本义是“晒”,跟“嘥”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啊!而且,从字形上来看,“Sa3”和“嘥”也完全不相似。 再来看“Shai3”(“晒”的异体字)在现代词典中的释义: 在上述释义中,“Shai3”的第一个意思与“Sa3”一样都是“晒”的意思,然而后面的释义却是全然不同。
可见,现在的字典把“嘥”字归到“Shai3”字头上是完全错误的,应该属于“Sa3”。而正确的读法应该是“sa3”或“saai3”。 至于为何会发生这种错误,恐怕是因为“Sa3”和“Shai3”都带有同一个“sh”声母,而又由于“sa”或“shi”在汉语拼音中经常混用,所以导致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