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字五行里面属什么?
“川”字的字义,《尔雅·释水》郭璞注:“川,流水也。” 《说文·水部》清段玉裁注释:“《尔雅》曰‘水自涌泉者’,今本作‘川’。” 可见“川”的古文字形,上面部分像水流涌出的样子,下面部分的字形像水中的波浪。所以“川”的本义就是小河流。
古人造字很有意思,“川”字左边是“衣”,右边是“川”,合起来就是“穿”,也就是衣服穿在身体里面,这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川”的意思—小河流(水)穿过大山(衣)。 “川”字被用作地名、人名用字时,多取金文的字形,上面就像高山,中间是一条小路或者河流,下面则像人在行走。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的“川”字中,上面的象形文字变化不是很大,下面是“川”的字形,则多有变化,这是因为“川”的下方,有时候表示的是两条道路(或河道),而不是一条路(河)了。秦隶时将小篆的下面一横写成短竖,到了楷书将短竖写成点。这样今天的“川”字就定型了。 关于“川”字的字形,还有一个小故事。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王充著有一本书叫《论衡·量知篇》,书中载:“夫川字两水,一高下一平。其右端日,左端月,会意者也。” 意思是说“川”字是两个字组成的,上下结构,上部是“日”,下部是“月”,这是会意字。可是,为什么字中要有一“日”、一“月”呢?根据古人的天文知识,日月都是“悬空”的,而川流之水的源头却在高山里面,这样“日”、“月”就显得很不合适,于是王充就把“日”和“月”下面的笔画去掉,变成了今天这样的“川”字。(参阅徐无闻等撰《古文〈说文〉释义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