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五行属什么意思?
“数”与“形”是中国古代两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概念和计算方法,二者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发展着。 “数”在《易传·系辞上》中有:“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这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支而成六十甲子,又每甲配五行而成纳音五行的说法始于此。 这里用的是“衍”字,而不是“演”字。“衍”的本意是:水向两边平铺;引申为:扩大,发展;再引申为:推算。所以这五十五数的“数”不是指自然数,而是指一种推算的方法。这种方法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以求得数字,每一循环为一甲子。这样求得的一组数字当然是一个时间周期。它具有普遍的意义,可以应用于任何事物。这就是古人把这种运算方法命名为“大衍之数”的原因。
“形”的概念出现得较晚,且与“数”密不可分。在《礼记·曲礼上》中就有“凡数之起,必有成文;推而大之,日月得其数,四时有其功,鬼神有其位,六畜有其官,草木有其形。”这里的“形”指的是各种事物的形象或形状。但在这里它只是数的对象之一。到汉代,扬雄著《太玄经》时才开始将“形”单独出来表示具体事物的形象。 “数”和“形”都含有计算的意思,但计算的对象有所不同:“数”是以时间为对象的计算,而“形”则是以量为对象的计算。而且它们所表示的计算结果也有区别:“数”是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整数,而“形”则是有理数的有限循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