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方五行属什么...?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神书,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初,有一名为王充的文学家写了一部著作叫做《论衡》,其中《偶会篇》中谈到“孔子作《十翼》”之典故,这个 “十翼” 便是指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易经》中的十大篇章,而其中《彖》、《象》二章往往被人单独取出,称为《大象》,其中的文字被称为《卦辞》或《爻辞》,这些文字被古人认为是圣人所作。但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很多解说《易经》的文字,这些文字称为“传”,有“彖(tuàn)传”、“大传”等名称,汉朝儒者所见的版本应该便是传本,而非原本。
关于《易》的起源,汉代的儒家学者们有一个共识性的说法——人更三圣,世有盛衰。意思是说《易》的起源是一个伟大而又神圣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有三个伟大的圣人参与了这部书的撰著,而这个时代也正好对应着上古所谓的“盛世”——黄帝时期。这三位古圣分别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这个观点成为了后世解读《周易》的一条主线。
既然有三圣参与撰著,那么《周易》自然就有三个部分了,这三个部分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易经》、《经解》和《文言》。关于《易经》部分的来源,汉儒们的看法相当一致,认为这是上古之时圣贤们观察天地万物所得到的真理,这些真理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辩证法的宇宙观与方法论;而《经解》部分的来源则没有达成一致,有人认为是孔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子夏所作。虽然作者有争议,但是内容却是最受认可的一部分,这部分主要阐述了《易经》的象数之学,也就是如何具体应用《易经》的哲学思想去指导日常生活与实践。
《文言》部分则历来被视为是孔子所作,主要是解释《乾》、《坤》两卦的文言。至于《乾坤》二卦的来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由伏羲作出的两大抽象符号——XX而来。 关于这两卦的方位,在汉代以前一直没有定论,有的认为《坤》卦应在南而在北,也有认为应在东而在西的,诸说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