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五行里属什么?
郑子,名郑和(1371~1433)明代宦官。初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攻占南京后入宫当了太监。因他懂得航海知识,又善于说话,很得明成祖朱棣信赖,先后四次下西洋。每次出海前,朱棣都亲自为他饯行,回来时又在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十里长亭为他置宴接风,恩宠无比。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郑和在云南腾冲发轫,开始了他的远航。永乐三年(1405年)正月十六日,从福建漳州月牙河(又名港仔)出发,经广东、菲律宾等地,于次年二月抵达了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这次出海,郑和率领由六十二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船队,载重七千吨,乘着顺风,日行三百里,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
此后十年间,他又率船队三次出海,到达东南亚以及印度河沿岸各国进行访问和交涉。由于这些地区与明朝没有外交关系,又处于交通阻隔的状态,郑和他们便在当地宣扬明朝皇帝的正统地位,并带去了很多珍贵的礼物,如瓷器、茶叶、丝绸等。这些国家的人民对明王朝极为向往,纷纷称颂“东方文明”。
郑和的远航不仅增进了明朝与东南亚及印度河沿岸各国的联系,而且对明帝国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因为随着远洋航行的成功,一个以中国为枢纽,连接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大帝国网络终于初步形成。从此之后,中国的商品能够顺利地运送到世界各地,国外的奇珍异宝也能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国内。
当然,这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终形成也与中国当时的国力强大有关。在永乐时期,明朝的海军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和东南亚,而西方的殖民者还处在分散状态的葡萄牙人刚刚来到印度半岛南部。正因为如此,郑和才能带着强大的舰队纵横太平洋,并始终有恃无恐。